重視教學中師生的主體性及其互動關係,重視孩子學習歷程的轉變,透過學習讓孩子學會思考.
評估.判斷,創造力不斷地湧現,建構孩子帶著走的能力,讓幼兒充份獲得學習的快樂.自信與滿足。
方案活動-布萊梅樂隊
期初開始老師與孩子們進行團討,孩子們選擇串珠和戲劇,經過多次票選以後是戲劇最多票。之後老師選了三本繪本讓孩子們欣賞,孩子們欣賞後非常踴躍提供想法,但大家無法共同決定好要選哪一本繪本演戲,所以老師選了一本可以結合音樂,角色人物可設定在三到四人的繪本。則串珠會放在操作區讓幼兒體驗練習,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布萊梅樂隊。

第一次欣賞戲劇時,幼兒只有覺得看戲很有趣、故事情節很好笑,沒有特別的感受或想法,也無法辨認出一個人(老師)和多人(不同人)講述故事的差異,於是第二次欣賞前老師提示孩子可以注意什麼。

幼兒發現:
一.開始和結束時有音樂、自己唱歌、角色主題曲
二.有耳麥、籃子、布製衣服、平常不會穿到的衣服、旁白沒有穿特製的服裝、後面是假的背景
三.說話有帶動作
四.有變聲、有大、小聲

接著讓幼兒利用棒偶演戲,有人當觀眾、有人當演員,針對戲劇表演,幼兒的回應:
一.當觀眾時安靜欣賞、坐好
二.當演員時最後要謝謝大家、輪著說話、在台上不撞到別人、音量大、輪著演動作、正面對觀眾
三.當兩者時的感受覺得表演者說得很清楚、表演時很緊張、在台上很害羞、表演時很快樂又好玩

首先先讓孩子製作大書~
孩子們要和同伴學習溝通和協商該如何設計故事情節。
幼兒在小組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討論每一面要設計的底圖,再用鉛筆繪圖,著色的部分可依個人想法上色。

最後小組再次討論編織故事,合作或指派一位幼兒述說故事。
讓每一位幼兒更熟悉『布萊梅樂隊』的故事情節與內容。
這一組會用分工合作有人構圖、有人著色,大家都有工作做。

這一組剛開始設計的時候有許多小紛爭,這過程中孩子要學習包容與接受他人想法。

這一組是幼兒彼此都不理解對方的意思,所以這一組出現不少抱怨聲。

這一組遇到要協調的時候是用猜拳決定的。
製作大書的過程中,發生的爭執孩子需要學習溝通,使製作大書能順利完成。

開始準備演戲的衣服囉~
孩子們開始測量剪裁,使用非正式量器工具量身體大小。
手:用手測量,一手量一手畫距離線,但不斷發生手掌距離移動而量不準。
鉛筆:怕測量時容易搓到被測量的人,改用有蓋子的筆(彩色筆、麥克筆)。

孩子們依自己量的尺寸畫在紙上,畫完後將紙張裁減,但剪下後的紙,發現身體和紙張的尺寸不符合,為什麼呢?

經過一番的討論,大家說了很多想法,
愷愷:『筆的長度』不同
老師補充畫筆的頭尾線,幼兒的手有移動
於是針對問題,幼兒們決定再試試。

接著開始想想還可以用什麼東西做衣服呢?
C1:去外面買,就像我媽媽萬聖節製作的布
C2:從家裡帶紙箱來(老師提議從學校找)
C3:教室有很多紙
C4:去樓下撿落葉

上次用非正式工具量身型尺寸無法解決尺寸精準的問題,請幼兒思考還有什麼方法也可畫出衣服的大小?

有一位幼兒說可以直接畫人(人躺在紙上),試過人躺在上面,但幼兒畫不出上衣服,所以老師改良方法,用衣物畫尺寸大小。

先製作上衣,沿著衣服畫外框,衣服有正反面, 所以會有兩張版型紙,有人描有人剪,大家一起分工合作。

剪裁後觀察衣服車線的地方,就是正反要黏貼處,孩子們找尋可黏貼的膠帶、雙面膠,將接縫處貼起來。

我們開始試穿看看,發現全部的幼兒都無法穿上,大多都是手臂到肩膀卡住,也有是頭卡住,穿上去就有破掉的情況。

於是孩子開始想可以如何修剪,讓紙衣服可以穿在自己身上,有人說把袖口跟頭圍的洞口剪大,果然成功穿進去了。

有了製作衣服的經驗,所以這次幼兒在畫褲子時有再畫大一點,但試穿褲子,發現還是穿不上去。

這一組原本也是穿不上去褲子,卡在褲管處,後來改成裙子。
修改後的裙子卡在屁股處,他們就把黏貼處撕開就穿上了,但是出現新的問題,撕開後變得很鬆會掉下來,即使再黏回去也脫不下來。

於是孩子們決定換紙板做做看,因為紙張較容易破掉,如果用紙板在畫大一點就能穿了。
但是發現…紙板好厚好難剪阿~

而這組幼兒因為上次的經驗,知道有袖子會較難穿上,所以他們這次特意將袖子摺起來,變成無袖的衣服。

這次也有幼兒發想可以像穿背心一樣阿~將衣服中間剪開,就可以輕鬆地穿上去,不用從頭套進去了。

剛好遇到萬聖節,孩子們看見恐龍動來動去衣服都不會破掉,便詢問老師恐龍衣服的材質是什麼?
原來是之前有同學提到的布,那我們就來用布做做看吧!

在重新開始做之前,孩子始終沒有一個很好的製作衣服的方法,時常遇到問題,於是大家想起專家我們的美術豆豆老師,便請教豆豆老師可以如何製作衣服。

豆豆老師教完大家的隔天,幼兒們開始啟動自己的雙手。
因為布料有厚度,沒有剪過紙箱的都有布料不好剪的問題
幼兒覺得是工具的問題所以一直換剪刀,後來有人發現要抓緊剪(兩人合作)

鉛筆畫版型看不清楚怎麼辦?
幼兒說用粉筆、麥克筆、彩色筆畫,最後試過用粉筆最清楚(任何顏色布料都清楚)

之前用過不同種類的膠都黏不住,豆豆老師告訴他們可以試試保麗龍膠,而孩子們之前的經驗,用任何膠都會馬上黏住,他們會忍不住一直測試(拉開)黏的地方。

完整的衣服做出來後便開始裝飾,我們用剩下的布料剪出自己要的花樣,再用保麗龍膠黏上去。

我們的衣服完成拉~
一體成形比較好穿,不用分衣服、褲子

接下來還有頭套的部分,豆豆老師上次有教我們用拳頭量,所以這次我使用拳頭量同學的頭圍,並將我量的畫在布上再沿著線剪下來。

我們來試試看吧~
成功~布可以將我們的頭完整的圍一圈,這樣上面就可以放角色圖片,大家就知道我們演什麼了~

服裝設計完成後,還有重要的背景製作,孩子們與老師同心協力創作設計六項背景圖:樹木、草、布萊梅鎮、柵欄、空屋、農莊屋

老師讓幼兒自己挑選角色,驢子、小狗、貓咪、公雞、壞人各一位,以及唱歌兩位(一組七位)
我們先練習台詞、走位、聲音、動作、自我介紹、進退場

排練的時候發現許多問題:
1.大部分的幼兒聲音太小聲、台詞說太快
2.該要進場的時間,忘記進來、樂器忘了帶進來
3. 某一首兒歌,歌詞語速太快,兩組都不會唱這句

除了現場彩排檢討外,老師使用錄影的方式,幼兒能回顧當時彩排時的狀況,也能從影片中自我修正。
1.台上走位會背對觀眾、人站在別的主角後面
2.應是難過、害怕的情緒,卻表現開心的心情

在成果展之前,我們認真練習彩排,將最好的戲劇呈現出來。
斑馬班的幼兒合作完成戲服、製作頭套和道具,我們準備迎接高峰會表演給大家看囉~

在高峰會當天,幼兒把自己所學到呈現出來,賣力的演出,爸爸媽媽看了都叫好~
布萊梅樂隊在此下台一鞠躬~~~
方案活動-好玩的泡泡
學期初與寶貝回憶上學期各班的成果展,並請寶貝說出想學的東西或是想研究的東西,寶貝們提出拼圖、溜滑梯、玩水、剪紙、拓印、摺紙、陀螺、腳踏車、寫作業、玩沙、項鍊、畫畫、做鬆餅、科學、花朵、曬太陽、樹葉、吹泡泡,整理歸納後發現寶貝們想法偏向玩和戶外,於是小雨重新整理出玩撲克牌、玩音樂、吹泡泡、桌遊、腳踏車、玩沙等選項,經過多次票選,我們這學期的方案決定研究「玩泡泡」啦!

孩子們帶著自己家中玩泡泡的工具,與同學們分享。
C1我的工具是長條型的,裝泡泡的器具也是長的,才放得進去,你看我吹出泡泡來了!

有人的泡泡工具是用壓的就可以跑出很多泡泡,發射泡泡前一樣要到盤子上沾泡泡水。
C2看我的超多泡泡~

C3我的泡泡水可以裝在泡泡槍裡,可以一直連續發射。

接下來用學校的工具玩泡泡,孩子們有哪些發現呢?
C4一樣要用嘴巴吹,泡泡才會跑出來。

C5我把工具沾滿泡泡,跑很快時泡泡也會飛出來。

玩泡泡的工具使用過了,那用手可以吹出泡泡嗎?
我一支手先這樣(比OK)然後再吹,我是輕輕吹、慢慢吹然後泡泡就出來了。

開始嘗試兩人手掌、手腕沾泡泡水,然後互碰互抹。
後來看到很多孩子在玩吹和接遊戲

這組一開始有嘗試三人一起玩並發現圍成圈、手互搓玩法,後來因想要玩吹接遊戲,漸漸偏向兩人玩、另一人自己玩,有建議下次可以嘗試兩人吹一人接或一人吹兩人接的變化玩法。

這組一開始嘗試四人玩,後來發現變成兩兩一組、之後再互換夥伴方法比較好玩~

上個月分組用手玩泡泡時,大家發現了問題與困難:
1.吹泡泡時泡泡一直彈回去、破掉→如何順利吹出泡泡?
2.泡泡一下子大、一下子小→如何控制泡泡大小?
3.每次要接泡泡時都會破掉→如何順利接住泡泡且不破掉?

如何順利吹出泡泡,我們發現~~~
→一手吹一手接成功率較高,兩手距離越近越容易成功。
→要吹時若泡泡膜破掉,可以合起來再打開,就會有新的泡泡膜出現能繼續吹
→要輕輕吹、慢慢吹,吹完立刻把洞關起來就能成功
→沾多一點泡泡水

如何吹出大泡泡,我們發現~~~
→一手比小OK、另一手距離慢慢變大能吹出較大的泡泡
→比出洞大一點的手勢(如:愛心、大圓形)能吹出比較大的泡泡
→沾多一點泡泡水可以吹比較大
→吹前先搓一搓比較容易吹出大泡泡

如何吹出小泡泡,我們發現~~~
→把大泡泡用兩手分開就會變兩個小一點的泡泡
→手比小圈圈、拳頭、三角形、黑桃狀都有可能吹出小泡泡
→近一點吹可以吹出小泡泡
→通常輕輕吹、吹一下下就能跑出小泡泡,若吹太輕則是要吹久一點點。
→雙手沾泡泡並搓一搓就有小小泡泡出現了

延續上個月發現的問題-如何接泡泡使泡泡不會破掉
我們花了兩天先用手進行接泡泡研究,過程中孩子自由探索(不限人數及玩法)、自由發表感想。

我們發現~~~
1.吹時泡泡一直破掉→可能是因為天氣(風/溫度)影響或吹得力度沒掌控好
2.泡泡飛太高太快接不到→吹的時候要朝下面、朝地板吹/等沒風時再吹
3.接的時後有時破掉有時不會→手上沾多點泡泡水會比較好接

我們發現~~~
*用骨頭接會破掉(關節處)→盡量用手心處接或沾多點泡泡水
*別人一直把泡泡接走、弄破→自己接自己的泡泡,除非同學同意一起玩,同學不聽勸可以找老師幫忙
*泡泡吹出來了但是夥伴一直接不到泡泡→要讓泡泡飛走時要通知夥伴一聲、請他做好接的準備

除了用手還可以用什麼接泡泡呢?寶貝們提出可以用學校的吹泡泡工具、抹布、紙、手套、塑膠袋接,於是小雨準備了各種素材讓寶貝們分組實驗看看該工具是否能接到泡泡呢~

經過多次實驗以後,結果如上圖,你們也可以試試看喔~

因為1月的成果展示要在教室呈現這學期的方案活動,所以我們要開始在室內玩泡泡,小雨老師提出清潔方面問題請寶貝們想想辦法。
如何在教室吹泡泡的同時不弄髒地板?寶貝們提出可以垃圾袋、紙箱、紙袋、白色木板(鬆散器材)

地板鋪紙袋使用心得:
不好用。厚的紙袋和薄的紙袋沾到太多泡泡水都會破掉,泡泡水都沾到地板了!

地板鋪塑膠袋使用心得:
塑膠袋不好用,泡泡水滴在上面,腳踩上去會濕濕、滑滑、黏黏的。

地板鋪紙箱使用心得:
紙箱好用,踩到泡泡水不會黏黏的。
地板鋪白色板子使用心得:
板子冰冰涼涼、滑滑的,板子不會被泡泡水用破

實驗室內玩泡泡後,我們發現…
桌上全是泡泡水…
泡泡水還會沿著桌子滴到地板上…還有人衣服都沾到泡泡水…

於是我們開始到處尋找桶子及盤子~
也向各班詢問是否有多餘的桶子、盤子可借用~

之後開始在室內研究玩泡泡,在教室內玩的方式和在戶外玩的方式又多了許多,孩子們探索著…但過程難免會弄髒環境,寶貝們開始學習自己整理環境囉!

平時玩泡泡時地板會鋪紙箱減少地板被弄濕及滑倒機率,玩完後仍要將紙板上的泡泡水稍微擦拭、晾乾,地板若有沾到也要擦一擦喔!桌子則是用抹布協助清理。

盤子自己玩的自己沖洗及晾乾,寶貝們都做的很好,每個人都可以完成清潔的動作。

孩子發現用泡泡工具玩雖然會有比較多泡泡,但會飛的滿教室都是,最後大家都清得很累。
有寶貝提出可以用教室玩具做泡泡工具試試看,於是我們開始嘗試拿了花片、樂高積木、LASY積木、幾何玩具實驗

發現雪花片、LASY裡的H積木和輪胎和管子、幾何玩具都可以直接吹出泡泡,而樂高積木則吹不出泡泡,但我們可以先把他拼一拼組裝好再沾泡泡水。

我們用寶特瓶、濕紙巾、橡皮筋做了一個吹泡泡工具,切割面使用濕紙巾包住,我們發現會跑出白色較綿密的泡泡喔~

孩子們開始有其他想法,加入一點顏色會變什麼樣子呢?
於是我們在杯內輕輕吹,會有泡泡跑上來,再用紙張去接住泡泡,紙張上會呈現泡泡漂亮的顏色喔~

老師也準備了各種素材,讓寶貝自行嘗試、探索,我們來看看這些素材到底能不能用來玩泡泡呢?

我們用吸管沾泡泡,在盤子上吹出一顆泡泡,旁邊再繼續吹出一顆,有寶貝最多可以吹出9顆長度的毛毛蟲呢!

我們也自己用吸管創作泡泡工具,但是沾太多泡泡水吸管模型就會散開。
我們都在沒散開時吹出泡泡喔~

我們向辦公室詢問了調製泡泡的比例,大家一起來親手製作成果展要提供給客人用的泡泡水囉!

為了要準備足夠的泡泡水,我們反覆調製好幾輪,每位寶貝都有參與到調製,在家也可以依照比例調製看看或是嘗試看看其他比例喲~

與寶貝一起討論我們的成果展,大家決定依我們研究出的在教室玩為主,將活動分為「吹泡畫」、「綿密泡泡」、「素材探索」、「製作吸管模型」以及「泡中泡、泡泡毛毛蟲」共五區,戶外吹泡泡研究部份則是用照片呈現。

爸爸媽媽們先行當客人讓寶貝有機會展現所學,碰到客人們來訪時,因有了小班時的經驗,寶貝們更加勇於嘗試表達了呢!後來不管是寶貝還是客人都還有玩出新玩法,大家一起玩中學,真有趣~
方案活動-光與影
體會生活中影子的多元形式,從觀察、體驗、與同學討論對話中理解光的特性,以及光、物體、影子三者之間的關係,共同創作影子作品,欣賞不同物件與光影變化的多元表現、形式與異同,覺察光影之美。

光和影是什麼?
我們帶著手電筒來試試看,當光照著積木時,發現積木的後面會有黑色的影子。

我們到草地上運動時,發現太陽公公照著我們時,也會有黑色的影子跑出來耶~
影子隨著孩子的擺動,而有不同的變化。

我們可以讓影子有不同形狀嗎?
我們先將紙張剪出形狀,接著使用手電筒照燈光。孩子們自由探索發現燈照出來的影。

燈光可以變顏色嗎?
我們嘗試在手電筒前放置一張玻璃紙,透出來的光真的變成藍色的!

我們嘗試著將兩張玻璃紙疊在一起,一張是藍色一張是紅色,照出來的光是紫色唷~
你們也可以試試不同顏色的玻璃紙,疊在一起會變什麼顏色。

老師利用紙板做幾隻蝴蝶,同時將玻璃紙黏在空洞上面,當我們拿到陽光下照耀時,蝴蝶美麗的顏色有呈現出來呢!

除了蝴蝶以外,我們還有製作魚兒,你看魚兒的魚鱗繽紛美麗。

我們還有在透明帆布上張貼玻璃紙,看出去的草地都變不同的顏色拉~

孩子們的光影玩法相當多元,這次進階到擺上各式積木及動物模型在圖畫紙上,利用光線產生陰影進而作畫。但發現戶外陽光太強了,影子只會有一點點,反而不好描繪影子。

在戶外玩影子塗鴉遊戲效果不佳,改在教室內進行,紙鋪好燈打下去,加上孩子們的創意~影子塗鴉變得好有趣!除此之外,發現影子可以隨著我們把手電筒拉遠或拉近,而改變影子的大小。

看~這是我們利用影子畫出來的,影子是黑色的,所以我要畫黑色的,但我是透過玻璃紙照出來的,所以有紅色。

因在教室打燈玩各種影子遊戲,老師想讓孩子們體驗皮影戲,小朋友討論出想演三隻小豬的故事,老師就開始讓孩子自己自選角色並讓寶貝們排練。

孩子大約排練一個多禮拜後,就開始籌畫請學校其他班級師生到白兔班看皮影戲的成果發表,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製作海報,孩子們拿著海報在校園裡宣傳,期待當天正式演出…

小朋友一場接著一場演戲給不同班級師生看,走位及台詞演說都非常熟練有自信,在黑暗的燈光下大家卻是如此歡樂。

正式演出當天,寶貝們的演出讓其他班級師生拍手叫好,難以想像小班的孩子能做到。
皮影戲:三隻小豬展演成功~~~
方案活動-軌道的產生
一切的緣起是從孩子經過各班教室時,發現每個班級的玩具都不一樣開始,在討論過程中我們嘗試著不同的建構玩具組合各種不同的作品,也延伸至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童玩系列,更將家中最喜歡的玩具帶到學校與同學分享,因為班上一位同學帶軌道車分享,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激發出自己想做軌道的想法,於是我們開始了製作軌道的計畫,與此同時戶外的軌道區也逐步形成...

老師利用教室現有的素材,引導孩子自己使用刀片,割除紙杯的底部圓盤,讓還孩子對做軌道有興趣及了解初步製作的方法。

孩子自己剪膠帶將兩個紙杯黏貼起來,製作杯子軌道都是由孩子們自己完成..

杯子軌道第一次試玩,讓孩子自己拿小毛球玩玩看,過程中發現若紙杯底部圓盤沒有裁剪得宜,小毛球會卡住無法掉下來。

孩子們在試玩的過程中,發現可以跟同學的杯子做連結讓軌道變長,所以我們開始以分組進行軌道創作。

每到製作軌道時間,孩子們都很投入拿膠帶、剪刀創作,孩子們慢慢會分工合作。

利用桌子輔助試玩後,再次與孩子一起想想,如果軌道想帶出去分享給別人玩,可以放在哪呢?
孩子紛紛說出方法,例:用紙箱靠著、放在溜滑梯上、放在沙坑邊、放在球門的網子上,那我們就去試試看吧! GO~~~

孩子們到校園尋找紙箱,並自己將紙箱運上樓到北極熊班教室,同儕之間彼此互相幫忙拿紙箱,走樓梯時也小心翼翼,到了教室孩子們一起將紙箱黏起來,並將較短的軌道固定在紙箱上面。經過試玩後,發現是可行的方法。

將軌道帶入校園,這次孩子沒有使用膠帶,也沒有使用夾子固定,則是直接將軌道放在網子上,第一次擺放時軌道入口太高了,大家都放不到,於是再次調整到較低的位置,則順利試玩,便也知道此方式是可行的。

將軌道拿到溜滑梯,軌道會一直溜下來,孩子們則說要放上去一點,老師將軌道放在平面地方軌道不在掉下來了,但孩子遇到毛球無法自行溜出來,有人說因為在平平的地方,於是又將軌道往前移,這次孩子說出我們可以用膠帶黏,並將軌道黏在溜滑梯上試試,毛球有滾出來,是可行的方法。

緊接將軌道放在沙坑邊,但突然發生問題,軌道斷掉了!孩子們剛開始都傻住,但沒關係的,我們可以先用一半的軌道來試試看,大家再次拿著毛球投入,這時又發生問題了,有人的可以跑出來,有人的卡住了,在觀察之下發現,是杯子底部沒有割好使毛球卡住,則將軌道帶回教室修理。

經由上次的各種方式體驗後,孩子們再次找尋到校園的欄杆,於是大家小心翼翼的將軌道運下樓。孩子們興奮的將軌道拿去比一比,應該擺放什麼位置好。

拿剪刀、膠帶開始黏貼,沒有桌子的幫忙剪膠帶的困難度又增加了,當遇到風來時膠帶也全部黏成一團,但孩子依舊不放棄,繼續剪繼續黏貼。

在黏貼的過程中,除了膠帶難控制以外,還有軌道的傾斜度、軌道的耐力,都在孩子掌控之外,所以第一次的經驗帶給孩子很多挫折。猜猜孩子放棄了嗎?

沒有!我們回教室檢討,並找尋方法,接著再下樓先將軌道修復好,避免又斷裂,緊接將軌道再次黏在欄杆上,這次真的每組的軌道都上軌囉!

軌道終於組裝好了,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拿著小毛球試玩看看,看到小毛球順著軌道掉下的瞬間,每個人都大聲的驚呼著!好像是完成一件重大的事情呢!

軌道完成後,寶貝們放假了,一場周末的大雨,將他們的軌道都淋濕,當然軌道撐不住,紙杯軟掉了,軌道爛掉了…

老師將軌道拿下讓孩子摸一摸,說一說發生什麼事,大家都說軟掉了、破掉了,突然有位孩子說:「可是寶特瓶的那裏沒有壞掉」,大家開始想想為什麼?

在孩子堅定的心下,決定再做一個堅固、耐用的塑膠軌道。

於是大家先回家收集寶特瓶,與老師一起使用美工刀切割寶特瓶,找同學一組,一人協助扶瓶子,一人擠保麗龍膠,等它乾後,再繼續黏下一個。

在過程中除去使用刀片切割需要老師在一旁協助及注意孩子的安全外,其餘的工作都是由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完成。

由各組自己討論決定軌道的長短,孩子們有了之前組裝杯子軌道經驗,這次在切割寶特瓶時將寶特瓶切割的較為平整,在進行組合黏貼孩子們一起合作將切割好的寶特瓶順利黏貼完成。

在一次一次挫敗與不放棄的精神,孩子們成功做好瓶子軌道,最期待的是將軌道帶入校園,這次固定的工具是束帶,因為孩子沒有使用過束帶,所以老師有在一旁一一的輔導喔。

北極熊的軌道完成囉!孩子們都很開心,但還差了一點東西,詢問孩子這是誰的軌道呢?孩子們都回答北極熊,但是這只有北極熊班的小朋友知道,其他人都不認識它是軌道,也不知道是誰做的,怎麼辦?於是孩子說出可以畫北極熊貼上去,可以寫字貼上去,想出辦法後大家便開始執行。

軌道完成後孩子們突發奇想嘗試著利用水、玩具車、彈力球等不同工具,利用完成的軌道進行活動,過程中孩子也發現不同的工具在軌道中掉下來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孩子們越玩越起勁,也越能從中發現許多問題,孩子這次的軌道大成功,期待下學期新的發展。
方案活動-服裝設計
在進行校園清潔服務時,孩子們意外在遊戲區附近發現到羽毛,幾位孩子拾起一片羽毛玩了起來,回到教室的討論中,孩子們更是對羽毛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討論中更是發想出想製作關於羽毛的服裝,於是企鵝班開始了設計羽毛衣服的歷程,過程中孩子們開始自己創作設計圖,並試著在台前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創作概念,也學著認識布料的種類,思考著如何讓布料顏色圖案變得更加豐富等...,企鵝班的羽毛服裝最後會如何呈現呢,讓我們一起來拭目以待吧!!!






一件服裝的製成除了布料的圖案.顏色外還需要縫製搭配衣服的配件,於是要製作服裝前的工作,孩子們先利用串珠練習著顏色的搭配,也由大而小漸進式的練習串珠,培養孩子美學的素養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利用生活周遭的素材創作出可以穿著的裝扮,孩子們的自信心漸長,對於展現自己也很大方~

我們是海盜四劍客,在海上的強者!!

聖誕節即將到來,大家一起討論聖誕節會想到什麼呢?孩子們說:聖誕老公公會把禮物放在聖誕襪裡面!老師我們可以自己做聖誕襪嗎?可是怎麼做呢?在老師請孩子們回家尋找答案後.孩子們表示可以用布或不織布做喔,於是開始自己蒐集材料,裁剪聖誕襪的形狀,並且自己設計聖誕襪的裝飾。


隨著縫工技能的提升,孩子對於自己縫製聖誕襪更是信心滿滿,從裁剪布料開始一直到設計圖案、飾品的搭配及將其縫製結合至成品完成,完全都是由孩子們自己動手。

獨一無二的聖誕襪完成了,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就喔~